期刊封面

向休闲度假升级:乡村旅游站在新风口(2)
在魏小安看来,乡村度假产业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政策问题、管理问题以及外来投资者和当地居民的关系问题。这几个主要问题不解决,乡村旅游度假市场依旧会出现起伏。
作为乡村度假产业项目的投资方,中景信旅游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方言颇有感触。在方言看来,乡村投资项目涉及面特别广,需要协调的工作特别多,投资方必须是一个多面手,既要对环境、土地等方面的法律政策了如指掌,还要有对项目从规划到建设再到运营的深度把控,具有处理与当地居民邻里关系和利益分配等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面对项目本身回报周期较长的现实。
人才缺乏也是困扰乡村度假产业项目投资方的一个难题,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和不断提高的用工成本让很多投资方感到“挠头”。有业者表示,乡村年轻劳动力流失问题依然严重,他们更愿意去大城市寻找就业机会。
整合资源凸显特色
如何正确看待乡村旅游向休闲度假转型升级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什么才是最好的解决方案?业界在边实践边思考。
谈到乡村度假产品,“同质化”是经常被提及的问题。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厉新建认为,需要分两个层面来看待这个问题。一是并非所有的“同质化”都是不好的现象,要科学、理性评判。比如,在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中,在同一区域面对相似的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开发出相似度较高产品的可能性比较高,但如果大家瞄准的目标市场不一样,有区隔地提供重复性产品,那也是可以的。因此,要认清同质化现象的内在必然性和一定的合理性。二是当乡村度假产品面对的是同一市场时,要想让产品凸显出特色来,就需要开发者调整对已有资源的认识。比如,产品开发者都想让旅游者能够像当地人一样生活,那么,蕴含在每个地方老百姓身上的生活习惯、言谈举止、饮食起居就有很大的挖掘价值。“同时,我们也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变化,建立起一个供求动态匹配或适配的机制,形成有地方特色的文旅产品供给创新。这就需要产品开发者要有留白的概念,在项目投入时,适当留一点空间,以便在一段时间后,需求发生变化时形成新的供给来满足新的需求。这样,供求动态适配的能力就会有所提高,同质化的问题也会得到解决。”他说。
在厉新建看来,乡村休闲度假产业发展需要处理好具体产品和平台角色扮演之间的关系。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民宿是非常重要的抓手,但是民宿要扮演的角色,一定不是简单住宿产品的供应商。民宿应该是乡村多元化资源整合的平台,应通过产品组合,让游客走出住宿空间,到更广泛的乡村空间中去。
目前来看,一些具有竞争力的休闲度假企业正在尝试以品牌为载体,围绕细分领域,通过开发增量资源或整合存量资源,不断提升更加专业化的服务能力,来解决我国休闲度假的品牌集中度总体不高的问题。
魏小安认为,打造度假综合体很有可能是乡村度假产业的发展趋势。“既然要做乡村度假综合体,那么,内容、功能、游客体验都需要综合。乡村的优势在于拥有当地丰富的特色文化,如果度假综合体能够很好地与当地文化结合在一起,突出自己的差异性和特色化,这可能是个好趋势。”
正在打造国际乡村度假旅游目的地的浙江莫干山,初步谋划了3个“区”:打造民宿高质量发展的样板区,把“控量、提质,优服务”作为关键词;打造产业融合示范区,突出差异化、个性化、在地化、国际化的旅游度假产品,与体育、文化、农业、科技深度融合构建生态旅游度假产业链;打造国际乡村未来社区,把包含在度假区内的10个核心村打造10个农旅综合体,通过主客共享空间,让游客更好地体会“旅游是一种生活方式”。
莫干山国际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党工委委员、副主任沈耀腾表示,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与核心。如果没有人才一切都是空谈,莫干山在发展过程当中也是主要依托人才来推动乡村旅游、乡村度假产业的发展。“我们一是引入外来人才,二是引导在外人才返乡创业。年轻人有学识、有知识,也有抱负,他们的回归,让乡村有了活力。”
文章来源:《浙江学刊》 网址: http://www.zjxkzz.cn/zonghexinwen/2021/0608/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