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封面

杨贵妃到底是哪里人(2)
学校始建于1952年,是原航空工业部所属的6所本科航空院校之一,初命名为“沈阳航空工业学校”,历经“东北第一工业学校”、“沈阳第一工业学校”、“沈阳航空工业学校”、“沈阳航空工业专科学校”、“沈阳航空学院”、“沈阳航空工业学院”等阶段,于2010年3月正式更名为“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截至2018年9月,学校占地1731亩,建筑面积81.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9.6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71亿元;下设22个教学、科研单位,有58个本科专业,1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15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12个专业硕士学位点;有教职工1600余人,各类学生22000余人。[1]
硕士点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
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个
专业学位授权领域9个
博士点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
主管部门
辽宁省
学校官网
http://www.sau.edu.cn
中文名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知名校友
刘政崇
徐占斌
郭殿满
田玉龙
历史沿革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
1952年4月,中央政府决定在沈阳开办一所航空学校,使之成为设在北京、南京、西安、沈阳等地的六所航空院校之一,同年确定校名为“沈阳航空工业学校”。
校史回眸
1953年9月,沈阳航空工业学校更名东北第一工业学校,隶属于中央政府第二机械工业部。
1955年1月,东北第一工业学校更名为沈阳第一工业学校。
1956年1月,沈阳第一工业学校恢复沈阳航空工业学校校名。
1958年12月,沈阳航空工业学校升格为沈阳航空工业学院,隶属于中央政府第一机械工业部。
1959年,沈阳航空工业学院改建沈阳航空工业学校。
共8张
校园环境
1960年2月,沈阳航空工业学校升格沈阳航空工业专科学校。
1969年3月,沈阳航空工业学校撤销,更名国营第251厂。
1972年9月,沈阳航空工业学校复校。
1978年,沈阳航空工业学校升格为沈阳航空工业学院。
1999年,学校划归辽宁省管理。
2007年,学校以“优秀”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2010年3月,沈阳航空工业学院更名沈阳航空航天大学。10月,学校成功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高校。[3]
2013年,航空研究院依托沈航设立沈阳分院。8月,民用航空东北地区管理局批准了“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飞行签派员训练中心”试运行,学校成为国内四家具备“飞行签派员800小时训练”资质高校之一。
2017年5月,学校通过审核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4]8月,学校入选2017年新增研究生推免高校。11月,航空发动机集团与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合作成立航空发动机学院。[2]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办学规模
院系设置
截至2018年9月,学校下设22个教学、科研单位,有58个本科专业,涵盖理、工、经、管、文、艺六大学科门类。[1]
专业设置
院系 专业名称
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航空发动机学院
飞行器动力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
展开全部
师资力量
截至2018年9月,学校有教职工1600余人,专任教师近千人;其中工程院院士1人,特聘院士9人;有博士生导师20人,硕士生导师368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教师50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05人;有辽宁省教学团队3个,辽宁省教学名师13人,校级教学名师2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辽宁省优秀专家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5人,辽宁省特聘教授5人,辽宁省攀登学者2人,辽宁省百、千、万层次人才72人,辽宁省青年骨干教师23人;近百位国内外知名学者担任学校兼职教授。[1]
专职院士:杨凤田(工程院院士)
特聘院士:黄文虎(工程院院士)、卢秉恒(工程院院士)、李明(工程院院士)、、岑可法(工程院院士)、刘大响(工程院院士)、姜景山(工程院院士)、戚发轫(工程院院士)、张东柯(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姜德生(工程院院士)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冷劲松
辽宁省教学名师:单锋、武丽梅、李宁、王克明、赵冰梅、王洪飞、陈振中、王秀华、金树颖、洪涛、王亚杰等[6]
辽宁省优秀教学团队:高等数学教学团队(单锋,2008年)、航空发动机构造强度及振动系列课程教学团队(艾延廷,2010年)、现代企业管理教学团队(赵冰梅,2010年)[7]
文章来源:《浙江学刊》 网址: http://www.zjxkzz.cn/zonghexinwen/2022/1207/587.html
上一篇:“中国红楼梦学会2022年学术年会”举行
下一篇:学刊论文查重(学刊论文查重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