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封面

今天,这位浙江海盐女孩在天安门广场朗诵
今天,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典将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
早上8点15分左右,一群身穿白衬衫蓝底的共青团员和少先队代表在天安门广场前发表讲话:“今天,我们站在天安门广场,贴近心祖国的歌声,今天歌颂人民英雄的光辉,见证了他们如愿的梦想;今天,我们为党献上青春的歌声……”
四位演奏家中,一位是浙江嘉兴姑娘!
冯琳
“红船”家乡的女孩
向当事人表达最真挚的情感
“了不起!十年前,五年级时,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建党90周年庆典上给党的演讲。没想到,10年后,我会站在天安门广场,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背诵!”中国传媒大学广播与主持艺术专业大三学生冯琳多次称自己“太幸运了”。
相较于同龄人一起入选,出身“学科”的风林,在背诵技巧和能力上,明显具有优势。 “记住接下来的 800 字背诵稿很容易。”
但很快,她就发现了问题。虽然背稿很容易,但背诵却没有她想的那么容易。
过去背诵时,只能靠技巧来“支持听众”,不需要对背诵稿有深刻的理解。 “利用从学校学到的技巧,依靠声级、虚拟现实、呼吸变化、节奏和节奏,可以传达不同的情绪变化。”但这种“技校”充其量也只能算是读稿。次数过多,会产生“疲劳感”,远远达不到广场上诵经的要求。
为了让孩子们增加对稿件的理解,稿件原作者来到实训基地讲解稿件的创作过程。培训老师们为孩子们安排了党史学习课和心理辅导,课余时间还安排孩子们观看了《建党》、《建军》等电影,让孩子们孩子们可以通过影视作品重温党的光辉历程。
“我是浙江嘉兴人,我从小就知道,我的家乡是革命的圣地,是红船破浪的地方,是中国共产党的地方出生。”冯林在参观中共党史展览馆时聆听。伴随着老师讲述红军长征的感人故事,看着革命战士热血奋战的复苏场景,以及珍贵的历史画面,我感动得热泪盈眶。
冯林对朗诵稿的理解不再是纸上谈兵。
当她第一次站在天安门广场朗诵时,她张开嘴说出了第一句奉献,真挚的感情流淌而出。当风琳说到“我们唱人民英雄的荣耀,如愿见证梦想”时,她的眼里噙满泪水,声音微微颤抖。
来源:新华社
文章来源:《浙江学刊》 网址: http://www.zjxkzz.cn/zonghexinwen/2021/0702/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