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封面

《浙江学刊》杂志,创刊于1963,由浙江省社会科学院主办,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教育综合类期刊,国内统一刊号:33-1005/C,国际标准刊号:1003-420X,《浙江学刊》杂志为中文双月,以促进艺术美学新论发展为办刊宗旨欢迎艺术美学新论教育综合单位及其相关的作者踊跃投稿。
学刊科学论文(学术期刊 科学)(2)
【作 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 要】: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
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并题一绝云: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楼梦》第一回就说明了此书历经多人修改,最后由曹雪芹写成《金陵十二钗》,梦觉主人题为《红楼梦》《红楼梦》是一本很神奇的书,也是一本很复杂的书。前两天,刚刚回复了一个问答,昨天就看到了相关资料,看来是时候整理一篇关于《红楼梦》的文章。这本书奇就奇在一个假的故事里居然讲了三个故事。而且作者也不止一个,创作时间将近百年,真的是让人很赞叹,当然由于故事太复杂,所以不同的人看出来之后就不停地争论。其实没有什么好争论的,大家看到的故事都对,就这样才看得有意思,是吧?由于实在复杂,所以这个故事分成三篇来讲,各位看官耐心看一下。《红楼梦》里故事之一是反清复明《红楼梦》下面是钱亮星在2003年写的一篇关于《红楼梦》的文章,当时看起来平平无奇,到了2008年的时候,《红楼梦》后28回真本《吴氏石头记》出现,前后呼应,可谓石破天惊。明末大学者顾炎武,屡起兵抗清。未果,乃潜心著述,不登仕路。他原名绛,字忠清。不料清兵入关,竟使这位民族志士忠清二字歪打正着,给自己开了个不小的玩笑。顾炎武一气之下改名炎武,字宁人,炎武二字,深有其义。盖清为女真族,曾称后金,金白色,炎为大明,为火,为赤,处处与金作对,希图用大明的炎火,把金销铄一炉。爱情自古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为爱而生,为爱而死者,典故轶闻,不绝于耳。至于为爱而改名的志之之事,则是文人墨客的一大创举。张大千先生与上海女画家李秋君相恋多年,后大千使君有妇,秋君则守岁寒窗,徒作柏拉图式精神苦恋。大千感秋君深情,乃作私印“千秋万岁宝”,常印于得意之作上,意谓唯千与秋,此情不朽。i文学作品是现实生活的艺术反映,它来自现实,不可加入作者的艺术想象,因而作品中往往存些令人拍案称绝的奇特寄寓。电影《女大学生宿舍》里几位人物名字的暗寓就颇有特色:在箩筐中长大的匡筐;在甜水中泡大的辛甘;抛弃旧家攀高枝的辛母裘莉等,无不是人名与故事互寓的妙合之作。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不仅是文学的典范,亦是姓名学的范本。作品为读者提供了一座座寓含颇深的迷宫,研究起来,其乐无穷。先来看看贾府中丫头奴仆的取名。四位小姐的大丫头,分别是抱琴、司棋、侍书、入画,暗寓琴棋书画;宝玉的四个书僮分别为茗烟、锄药、双瑞、双寿,两两相对,象征吉祥如意;八个大丫头的名字亦可分为袭人、媚人、晴雯、倚霞、麝日、檀云、春燕、秋纹四对,所有这些艳婢姣童的人名,从一个侧面为读者展示了主人们的锦衣纨裤,风流艳世之生活和身份。贾府帮闲清客的取名,亦是寓意深远。清客詹光谐音沾光,单聘仁谐音善骗人,卜固修谐音不顾羞。库房总领吴新登谐音无星子,仓上头目戴良谐音大量,买办钱华谐音钱花,这些的谐音暗寓作者爱憎褒贬的取名方法,显然借鉴于《梅》一书。《金》书里的清客应伯爵、常峙节、卜志道,谐音应白嚼、常时借、不知道,曹雪芹信手巧借,妙笔生花,天衣无缝地嫁接在各种人物身上,给作品增添了一层神秘而出幽默的艺术魅力。暗示人物命运遭遇的命名,曹书中俯拾皆是,甚至可以夸口说,没有一个人名不寓含一定的意味。如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即暗示“原应叹息”,英莲暗示应怜,甄士隐夫人的丫头娇杏,谐音“侥幸”,暗示她“偶为一着错,便为人上人”,最后贵为贾雨村夫人的机遇。秦钟、秦业暗示情种、情孽,冯渊即是逢冤,李守中即是理守中。另有冷子兴隐寓“冷中出热”,甄士隐、贾雨村意喻真事隐去,假语村言,如此等等,不一而足。《红楼梦》人名的暗寓,意味深长。细考深究,竟可写一部长篇巨著。单就金陵十二钗关于人名兆示命运的春秋笔法,就可书上的滔滔万言,本文去繁就简,单表几位主要人物在小说及社会中各自寄寓的深意。,《红楼梦》书中主角宝玉、黛玉、宝钗、妙玉的命名,是作者精心设计的产物。四玉在书中是多角关系,宝玉爱黛玉,最后却与宝钗婚配,妙玉和宝玉在思想性格上看似截然相反,实则极多相似,四人的命运,无一不是逆愿而行的。作者将“宝”和“玉”二字分属四位,暗示他们互为影射,互为矛盾转化的对立面。魏子安有小说《花月痕》对这套关系剖析颇深,引以为鉴。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文章来源:《浙江学刊》 网址: http://www.zjxkzz.cn/zonghexinwen/2022/1213/589.html
上一篇:学刊论文查重(学刊论文查重要求)
下一篇:国家级体育类期刊排名(科学期刊论文)